“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认为那些跳舞的人疯了”——尼采
“关注效应”即心中所想,皆为耳中所听。当我们把视线定格在某一处,把听觉滞留在某一声,便是内心感受最真实的影射。“关注效应”人皆有之,而包罗万象的互联网则成为了“关注效应”聚焦的平台,而大数据推荐的功能,更是将“关注效应”发挥到极致,从而使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披着衣如寒铁的沉重。
“关注效应”本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互联网串联起千家万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放大了“关注效应”的狭隘之处。有人见与自身意见相左便以虚拟身份为掩护提起键盘恶语相向,乃至对他人进行人肉搜索;有些资本甚至消耗群众对“乡村振兴”的关注度,创造出无数“赵灵儿”造假直播。前者陷入“关注效应”的黑暗一面,后者利用群众的“关注效应”大肆炒作,使互联网环境乌烟瘴气。
如果说这些曝光后止增笑耳,那么“关注效应”进一步导致的“信息茧房”却打开了所有人的潘多拉魔盒。当今世界我们逐渐倾向于利用网络了解一切,但互联网的推送特性使我们接受到的信息越来越单一,最终作茧自缚。“与信息数量越来越不成正比的是,我们距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所以这我们更需时刻审视惯性思维,辩证分析所见所闻!
当今青年应是以关注“世界”,将视线由互联网转移。鲁迅曾长叹:“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抬眸,需多观浩瀚山河与无界平原,消除与现实生活的隔阂,进而有对社会的关注关怀。海岛上的戍边战士们,“担家国在肩”,他们已放眼现实,身处偏远无法使用互联网又何妨?社会中不乏有这样的人,他们在被关注效应操纵的“低头族”中抬起的,不仅仅是脑袋,而是新兴的思想、不羁的灵魂,与一个国家未来之际光明的希望。不在互联网上磋砣岁月,而是让关注效应助益于对家国之事、世界平仄的无限关心。
吾辈应将灼灼目光由互联网转而“世界”,放眼“关注”看尽人生浮华,以“关注效应”俯仰冷暖人间,奉献孜孜矻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