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盛夏,沧州交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筑梦行‘侗’基层服务实践团于7月11日至14日深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团委的帮助下,围绕非遗文化、民族团结、助老爱童、特色产业、文旅宣传、生态文明六大核心议题,展开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探访、知识普及、志愿服务、问卷调查与线上宣传等多维度举措,该团队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实际的帮助与正能量,还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将三江的美丽风光与深厚文化底蕴推向更广阔的舞台,为圆满完成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书写了青年学子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非遗文化篇——传承非遗文化,共筑美好家园
为了感受文化魅力,发扬侗族非遗文化,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古宜镇,开展了以“传承非遗文化,共筑美好家园”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深入探索侗族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历程。
图为实践团参观侗族博物馆 通讯员 赵向松 供图
民族团结篇——携手锦绣中华梦,共传民族团结情
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民族团结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仅是乡村文化的瑰宝,更是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引进其他民族文化,增强各民族大团结,激发文化自信和创造活力,共同致力于乡村振兴优化转型。
图为实践团聆听红军路过程阳八寨的故事 通讯员 赵向松 供图
图为实践团走访红色教育基地 通讯员 赵向松 供图
助老爱童篇——用心关爱留守儿童,用爱谱写助老赞歌
实践团成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老有所乐,童有所学”的美好愿景。他们为老人发放防诈骗知识卡片、打扫卫生、拍摄全家福,用实际行动传递了温暖与关怀。同时,实践团成员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与孩子们一起进行扎染衣服走秀表演、制作漆扇等活动,并为当地小孩开展“讲好普通话”课程,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此外,还举办了保护女童公益讲座,为女童的成长保驾护航。
图为实践团分发“防诈骗”金融知识卡片 通讯员 赵向松 供图
图为实践团带领小朋友制作漆扇手工活动 通讯员 赵向松 供图
特色产业篇——茶文化与新媒体交相辉映
三江如画,而茶就宛若跳动的精灵,在当地塑造清新独特的风景线之余,也带动着三江的文化与经济发展、进步。因此,暑期实践团慕名来到了有着“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美誉的三江县布央村,与农民同乐,与茶共舞,带着新时代的新媒体技术与茶文化结合,以直播讲解的方式,向每一个观众传达着茶的渊源、发展与传承,布央村的生态状况良好,茶业蓬勃发展。届时直播效果显著,短时间内收获2.2万点赞,表达着大家对茶文化的高度尊重和向往。
图为实践团体验采茶的过程 通讯员 赵向松 供图
文旅宣传篇——独树一帜的特色活动
在三江侗族,除了本身特有的山清水秀之外,还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属于自己的特色节日。它们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更加丰富了民族的磅礴文化。实践团成员在实践过程中,也欣喜的遇见了侗族的拦路唱歌、百家宴、篝火晚会等特色活动。参与侗族百家宴与篝火晚会更是将此次行程推向了高潮,欢声笑语、载歌载舞中传递着侗族人民的热情与欢乐。高山流水、歌声不停酒不停等活动也让实践团成员们体验到了不一样的趣味。
图为实践团参与篝火晚会 通讯员 赵向松 供图
生态防范篇——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三江县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三江县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为了保护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三江县采取了一系列生态防范措施。生态旅游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旅游方式。三江县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从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实践团成员针对当地的生态防范与石燕能书记进行独具特色的生态访谈;实践团还下发了调查问卷累计500张,并收回456张,同时在当地张贴垃圾分类海报,效果显著。
图为实践团分发“垃圾分类”的调查问卷 通讯员 赵向松 供图
回顾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沧州交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还亲身体验了当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通过红色教育、助老爱童、生态农业调研及新媒体推广等多个方面的努力他们不仅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还将青春力量注入到了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实践的旅程虽已结束,但沧交学子的热忱仍在,他们将以最饱满的热情,用青春的力量开创未来,勇做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