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基层治理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亟需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提升效能。近日,调研实践团走进多个社区,与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及居民面对面交流,就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创新实践进行了专题调研。
基层治理现状:创新与挑战并存近年来,基层治理在党建引领、技术赋能和群众参与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多地通过“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党组织嵌入社区、乡村治理末梢,实现服务精准触达;数字化治理平台加速普及,“一网统管”“智慧社区”等实践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务效率;此外,浙江“枫桥经验”、北京“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等创新机制,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治理样本。然而,基层治理仍面临多重挑战:如数字化转型鸿沟:欠发达地区技术应用滞后,数据共享壁垒制约治理效能;群众参与活力待激发:部分社区自治流于形式,青年群体参与度偏低,公共事务协商机制需进一步健全。
破局之道:系统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针对上述问题,调研小队找到三大方向:1. 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多元共治格局。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推动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2. 以技术赋能推动治理精细化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基层治理信息平台,打破部门数据壁垒,推广“AI+网格员”智能巡查、民生诉求“接诉即办”等模式。同时,需注重技术应用的适老化改造,防止“数字形式主义”加重基层负担。3. 创新群众参与机制,激活治理内生动力。完善居民议事规则,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专家建议,通过积分制、志愿服务认证等方式激励青年参与,并探索“元宇宙社区”等线上共治场景,增强互动黏性。
此次调研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活力与坚韧探索,也为解决现存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