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文化寻根,传承有声 ——泰州学院“遗韵新声——非遗融合助推文旅新质生产力”社会实践团队助力央视纪录片

来源:泰州学院 杨淑婷 阅读:2217 复制标题和网址

为深入挖掘并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和思想精髓,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新动能,2024年7月10日,泰州学院“遗韵新声——非遗融合助推文旅新质生产力”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山西省运城市,寻访非遗河东吟诵。

运城,好运之城,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的中华民族瑰宝。央视纪录片《守护自然·运城盐湖》也将镜头聚焦这里,在拍摄过程中,运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东吟诵,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本片的一大亮点。河东吟诵第四代传承人柴海军老师与他的三代弟子,将传统吟诵与舜帝陵和池神庙的历史文化背景相结合,以一首《南风歌》向大家展示了河东吟诵的巨大魅力和深厚底蕴。

泰州学院“遗韵新声——非遗融合助推文旅新质生产力”社会实践团队有幸参与了这一文化传承的重要时刻,见证了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性传承与发展。团队成员近距离观摩并参与现场拍摄,不仅为纪录片的拍摄提供了支持,也进一步体验到了河东吟诵这一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点在于河东吟诵四代人的传承故事。在镜头下,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幅的画面:柴老师与他的三代弟子,从年长的资深弟子到年轻的新学徒,他们共同站在历史的舞台上,用同一种语言——河东吟诵,讲述着同一个故事。

这四代人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精神的接力。每一代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河东吟诵,将个人的理解与时代的印记融入其中,使得这一非遗文化得以跨越时间的界限,持续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舜帝陵和池神庙的庄严肃穆中,他们的吟诵声仿佛穿越了千年,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团队成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是见证者,更是学习者和未来的传播者。成员们从柴老师及其弟子们身上学到了非遗文化的深刻内涵,感受到了传承的力量和责任。这种跨代的文化传递,不仅让大家对河东吟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参与,为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此次拍摄,为团队成员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实践平台。成员们的积极参与和深刻体验,不仅为纪录片的拍摄贡献了绵薄之力,更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关内容

文化寻根,传承有声 ——泰州学院“遗韵新声——非遗融合助推文旅新质生产力”社会实践团队助力央视纪录片

为深入挖掘并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和思想精髓,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新动能,2024年7月10日,泰州学院“遗韵新声——非遗融合...

汴梁光影,遗韵流芳——泰州学院“遗韵新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清明上河园

为进一步了解河南省开封市的非遗与文旅融合的发展现状,深入调研市民及游客对非遗文旅的认知情况,7月6日,泰州学院“遗韵新风——非遗融合助推文旅新质生产力”暑期社会实...

走进非遗展示馆,聆听历史的回响

为进一步学习、了解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7月2日,“非遗融合助推文旅新质生产力”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淄博市文化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一行首先参观了淄博市...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举报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