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0日,贵州师范学院丽琼工作室前往毕节市化屋村开展“铸民族共同体,促锦绣中华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的打磨和与困难的较量之下,对此我萌生了一些感想。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为百姓的利益谋福祉,是身为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坚守的信念。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所言铿锵有力,无数人奉之圭臬,趋之若鹜,所求如此。此次历程中,我见证了化屋村为乡村振兴所做的努力和对文化建设的心血,7月12日上午,许多化屋村的村民在同心广场上进行入党宣誓,让我看到国家和党心系着化屋村的人们,化屋村的人们也一心向国家和党。我们此番前来,也是上层关心底层民众的体现。“三下乡”的生活,短暂却充实,我们登门采访群众、帮助他们直播卖货,是青年人爱民奉民的实践。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辽阔。以自身的能力发展为基础,为未来的远方献计献策。
“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党的会议上,国家领导对新时代青年做出指示。学校资助、鼓励大学生前往乡村,不仅是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更是为了浇灌青春“润苗”。在三下乡的过程中,我们的自主、独立提升了我们写实践总结、交流沟通的能力,这在大学学习中至关重要,便于为未来筑牢根基。
赤子情深系故土,添砖加瓦建家园。深入不同的地方调研、劳作,是了解基层现状,鼓励大学生埋下毕业后为家乡做贡献的种子。
“心在基层,才能掌握实情;身在基层,才能把事办成;根在基层,才能枝叶茂盛;力在基层,才能业绩盈盈。”要想心怀初心,就要回头看看走过的路,要想追寻梦想,就要在人民百姓身上摸清他们的生活,从根本改善农村环境,从根本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国家提出的重要政策,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提出帮扶农业农村的倡议,我们要将它落入实践,这是大学生的学习课题,更是未来心之所向。
热忱心献民众,挚诚情系百姓,是我在此次“三下乡”中最深的感悟。在白天,我们积极上门访问、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宣传禁毒防艾、科普乡村振兴政策,甚至投身其中,帮助村民们直播卖货;在晚上,我们载歌载舞,发挥才艺,演小品、说相声……无一不展现着新时代大学生的风范和精神力,我们向当地村民租借苗族服饰,与民同乐,在同心广场上齐唱《夜空中最亮的星》,最后,我们与村民一同合影,将回忆珍藏在相片里,成为我们此行最难忘的经历,这些付出,这些奉献,皆是志愿者们对乡村的爱、对村民的爱。
恒心磨意志,韧志铸自身,是我在“三下乡”一程最大的收获。在活动过程中,我们积极与村民交流,锻炼沟通方式;我们秉持真实、快速的原则写好每天的新闻稿,锻炼写作能力;我们进行实践劳动,锻炼吃苦耐劳精神……每一人的收获都有不同,但每一人的收获都有意义,这不仅是大学想要带给我们的,更是我们自己对自己要求的成果。
同心共筑梦,协力创辉煌,是我在“三下乡”中对整个团队最深的印象。在我们的团队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的重要性。在排练歌舞返程途中,我曾走错了路,但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安全返回,这是一种团结;在篝火晚会举办时,我的眼镜在换服装时不慎丢失,昂贵的价格让我郁郁寡欢,但在同学们自告奋勇为我寻找许久之后,眼镜终于失而复得。因此,在情感上,我十分感动,也深深感受到了“团结”在团队中的重要程度。
化屋村很美,山水如画,高大的山岩上隐隐约约脱落成了一幅党旗的图案,化屋村的人民告诉我:“不仅化屋村的人心向着党,化屋村的山水也心向着党。”这是一颗多么朴实的心!即便短短三天,我也会在余生经常怀念它,这次经历让我学到的不单单是实践技巧,它携着的还有红色精神,红色光辉!最后,感谢国家和学校为我们提供“三下乡”的平台和机会,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引起给无穷无尽的青年们深思,在这个盛夏找到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