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巢湖学院赴环巢湖地区退捕渔民生计转型研究团队深入姥山岛及中庙社区开展以退捕渔民生计转型调研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学子走进田间地头,湖边小镇访谈渔民退捕后的生活现状,运用专业技能为其解决生活难题。
对中庙社区退捕渔民现状观察及思考
在访谈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当地居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十年禁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他们深知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不再从事捕捞工作。一部分居民积极投身于生态保护的宣传与监督工作,致力于巢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此外,当地政府也颁布相关政策加大对非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增加资金投入,用于扶持渔民的转产转业,政府组织了专业的培训课程帮助渔民迅速掌握新技能,如面点制作、家禽养殖、餐饮经营等,以便在其他领域实现再就业。不仅如此,政府还积极鼓励渔民自主创业并为其提供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对于渔民的捕捞工具实行折旧回收政策,按照渔船大小、功能、新旧程度给予相应数额的款项;对于外地前来捕鱼以船为家的渔民采取给予购房优惠的政策。持有捕鱼资格证且年满六十的退捕渔民每月可领取一定补贴。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大部分渔民成功实现了职业转型,为姥山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注入新的活力。
图为调研团队与政府部门就当地退捕政策进行交流
团队成员还了解到,禁捕政策实施后,一部分年轻居民选择外出打工,导致巢湖周边地区居民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的数量显著增加。据资料统计,六十岁以上的退捕渔民中,大部分处于失业状态,且许多家庭全体成员都曾以捕捞业为生,因此,要实现全面转型确实面临不小的挑战。尽管大部分渔民目前健康状况良好,但仍有小部分渔民因身患重病或身体残疾而无法正常工作。此外,从学历构成来看,85%的渔民仅具备初中及以下学历,而仅有15%的渔民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这使得他们在寻找合适的养家糊口的工作时显得尤为困难。这些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团队成员下乡后为不少空巢老人送去了温暖,他们热情讲述着年轻时候的捕鱼故事,倾诉着现在生活发生的巨大改变。同时也用心记录下退捕渔民现存的一些困难。
图为调研团队访谈中庙社区村民
实地调研姥山岛景区渔民就业情况与旅游现状
在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乘船登上姥山岛景区,开启了细致的调研之旅。他们首先对岛上商店和饭店的数量进行了详细统计和分析。在与饭店老板娘的交流中,获取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老板娘介绍,大部分岛上的渔民在退捕后,积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纷纷向旅游业方向转型。有的渔民凭借自己的厨艺开办了饭店,为游客提供地道的美食;有的则利用自家房屋开办了温馨的小商店,出售各类特色商品;还有的将房屋改建成独具特色的民宿,让游客能充分体验岛上的宁静与美好。此外,一些有商业头脑的渔民选择自主创业,销售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不仅丰富了岛上的旅游商品种类,还带动了地摊经济的发展。
不仅如此,岛上的旅游公司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本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部分居民还选择入股经营,共同参与到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共享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图为调研团队访谈姥山岛饭店老板娘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姥山岛旅游的现状,团队成员还随机采访了几位游客。游客们在分享自己旅游体验的同时,也对姥山岛未来旅游发展提出了看法。有游客表示,姥山岛自然风光优美,但基础设施设备还有待完善,比如公共卫生间的数量不足、部分道路标识不够清晰等。还有游客认为,旅游体验项目种类相对稀缺,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另外,环岛水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提升整体的旅游环境质量。同时,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对于游客的旅游感受也有着重要影响,优质的服务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最后团队成员在姥山岛游客中心合影留念,结束了本次实地调研活动。
通过此次实地走访调研,巢湖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的调研团队对姥山岛退捕渔民生计转型情况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他们将对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为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助力姥山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退捕渔民的生计转型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