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支援青海玉树教育计划,简称“海山计划”,是由浙江海洋大学红十字会牵头,以丰富涉藏地区孩子们的知识海洋,弥补偏远地区“偏科”短板,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为目的的公益项目。
2024年是我国援藏工作实施的第30周年,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团结进步的号召,促进山海两民族的文化交融。浙江海洋大学“山海偕行,你我同心”藏区志愿服务团打破传统支教模式,以线上支教为支点,于7月10日至8月8日精心录制了一系列具有舟山海洋文化、红色教育、急救知识等特色的主题课程视频。同时,通过互联网,囊谦第二完全小学的孩子们与志愿者们实现了面对面的交流,反馈课程情况。以创新的方式将海山计划展现在藏区孩子们面前,开启支教新篇章。
笔墨为桥:连通山海情缘的温暖情谊
书信是拉近两地民族情感与文化交融的桥梁。团队以书信为媒,在浙江海洋大学校园内开展了海山计划宣传活动,呼吁全校学生了解海山计划的深远意义,学习援藏的故事。同时,鼓励海大学子撰写信件并甄选优秀信件,推动两地建立一对一笔友关系。这不仅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心灵的触碰,搭建起汉藏青少年间爱与希望的桥梁。
图为团队成员向海大学子介绍书信交流活动(图源浙江海洋大学)
文化远航:承载知识历史的民族之舟
舟山作为红色文化传播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沿阵地,舟山博物馆、稻香馆和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全面展现了舟山的自然与人文魅力,受此行启发,团队进行实地考察并为藏区孩子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红色教育课程。旨在运用数字化技术,将红色故事远程传递给藏区学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历史、民族与国家观念,进一步推进了我国民族团结工作的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在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了解红色文化(图源浙江海洋大学)
海洋探秘:挖掘深蓝秘宝的云端课堂
团队充分发挥学校海洋教育特色,将课程带入校内海洋文化馆。借助馆内各色的海洋生物标本,团队成员在镜头前科普着海洋生物的奇妙故事,如绿海龟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的脂肪是绿色的、各种海螺贝壳的独特旋纹等。这份来自深蓝的震撼与知识将助力他们跨越地域界限,领略海洋的壮阔与奥秘。
图为藏区孩子在观看团队制作的海洋科普视频(图源浙江海洋大学)
急救科普:贯彻爱心奉献的精神传递
为发扬红十字精神,团队成员为藏区孩子们开设急救知识科普课程。课程围绕户外安全与应急救护知识,通过模拟崴脚、擦伤及心搏骤停等户外常见意外,直观展示伤口包扎、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及AED使用的正确方法,有效普及了红十字精神与紧急救护技能,为孩子们的安全防护增添了重要保障。
图为团队成员演绎户外受伤的急救处理,拍摄急救科普课程视频(图源浙江海洋大学)
云上相会:跨越千山万水的心灵触碰
一场线上交流活动成功搭建起团队成员与囊谦县第二完全小学师生间的互动桥梁。孩子们积极反馈对特色课程视频的喜爱与收获,并主动分享校园活动照片。得知孩子们对足球和歌舞等体育活动的热爱后,团队成员策划了一场专属于他们的校园文化活动,并为孩子们的校园文化活动寄送了相关物资以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进一步促进线上交流的深度与广度,有效缩短了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图为藏区孩子们与团队成员进行线上互动(图源浙江海洋大学)
团队成员在历年海山计划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创新,立足藏区孩子各方需要,结合舟山特色和红十字特色,开创全新的云支教模式,为藏区孩子们送去更多知识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