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桂林非遗戏剧传承与翻译:师大学子在行动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 彭妍,苏桂婷 郑泽彦 阅读:1653 复制标题和网址

  2024年7月30日,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桂戏译韵坊团队来到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并展开调研。广西文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桂林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庞建宁接受了访谈。

图为团队成员与庞建宁老师对桂林戏剧发展现状进行访谈。 郑泽彦 供图

据悉,桂林主要剧种有彩调和桂剧,而庞建宁老师主要致力于广西文场的传承保护。他指出,这些非遗戏剧在民间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资金不足和学历低致使招生困难,影响了人才培养。单位举办的《桂林有戏》多为预约制专场演出,观众以本地人为主,年龄段跨度较大。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郑泽彦 供图

在戏剧翻译方面,团队针对翻译现状向庞建宁老师请教。庞老师回答道,在翻译方面,虽有高校老师尝试但成果有限,专业术语成为翻译的主要障碍。目前,桂林有戏的部分翻译由自发行为完成,但准确性有待提高。机器翻译难以满足需求,需专业且熟悉传统文化和英语的人才。此外,方言也给翻译带来一定影响。

   对于未来,庞建宁老师期待更多懂英语、熟戏曲的人才参与,以推动桂林非遗戏剧走向海外。但目前,将其推向世界仍面临较大挑战。

   通过与庞建宁老师的交谈,实践团队进一步了解了桂林非遗戏剧传承与翻译工作的进展。团队今后将从高校翻译课程设计方面出发,与高校教师对非遗戏剧翻译进行经验探讨,争取吸引更多的翻译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戏剧的英译化服务。

图为团队成员与庞建宁老师的合影。郑泽彦 供图

相关内容

桂林非遗戏剧传承与翻译:师大学子在行动

2024年7月30日,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桂戏译韵坊团队来到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并展开调研。广西文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桂林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庞建宁接受了访谈。图...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举报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