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鄂州7月11日讯(通讯员:容菲)7月6日开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前往鄂州市吴都小学,对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雕花剪纸传承人曹小琴老师,探寻、记录、传播鄂州灿烂辉煌的非遗文化。
花样的温度
晨光照进工作坊,洒在瑰丽的剪纸作品上。“拾遗”队员们埋着头目不转睛地“琢磨”这手里的雕花作品,专注地绣制着精美的纹样。走进工作坊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雕刻刀一起一伏,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图案;冷静自持,是队员们一天天经验的积累。
团队成员专注的雕刻雕花剪纸。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曼昕 供图
无数劳动妇女凭灵巧的双手和聪慧的大脑,以自己心中的构图和对美的理解,将一张张纤薄通过一系列的镂空、拼贴设计,展现出诸多生动造型装饰了那个时代人的生活。剪纸图案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常用的图案有:铜钱、 莲花 、鲤鱼、飞鼠、石榴、卷云、凤凰、蝴蝶、吉祥文字等寓意吉祥、幸福之物。
鄂州雕花剪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随着时间的推移,鄂州地区的剪纸艺人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雕花剪纸技艺。到了明清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在传统节日、婚庆、寿宴等场合,雕花剪纸被广泛用于装饰和表达祝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它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信仰和审美观念,是研究地方文化的重要资料。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曹小琴:文化传承人
曹小琴作为非遗文化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的经历让在场的每一位队员都倍受感动。虽然雕花剪纸制作精细,过程较为繁琐,曹小琴却从不觉得枯燥。在与队员交谈中,她特别强调藏匿在雕花剪纸中的情意,有父母对子女的祈福,有家人对未来的期许,也有对自我的希望。在带领参观鄂州博物馆陈列的作品时,她笑容满面的介绍着墙上的每一幅作品,队员们认真观摩、耐心听取,在一幅幅剪纸中感受到的不仅是表面呈现的非遗魅力,更是领悟到作品深层次所带给队员们灵魂上的共鸣与慰寄。
图为非遗传承人曹小琴老师给队员们讲解雕刻手法。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陈思阳 供图
鄂州人民的愿望
为了推动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让鄂州雕花剪纸走近人们的生活,被更多人了解熟知,曹小琴创新开发出的一系列雕花剪纸文创作品走入市场,如保温杯、旅行箱、布袋等,并在作品技艺、设计上尝试与商业化创新相融合。她还积极配合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开展雕花剪纸展览宣传活动,将鄂州雕花这一传统艺术瑰宝带入大众的视野当中。
图为非遗传承人曹小琴老师向队员们展示学员的雕花剪纸作品。通讯员 容菲 供图
然而,阳新布贴的向外推广仍然面临一些困境:传统雕花剪纸造型更重于心象色彩浓烈,当下年轻人难于理解。且雕花剪纸制作,作品脆弱保护难度大,且一副大的作品需要大量人工来辅助大量产品的制作。对此,胡芳期待专业人士和政府部门能够提供更多扶持。
在文化繁荣发展,更加开放包容的时代潮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拥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曹小琴里,雕花剪纸有着神圣的地位,是当地人民的一块宝。“我希望我们鄂州雕花剪纸能够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我们的非遗文化。”面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曹小琴眼含星光,描绘出灿烂的图景。
雕花剪纸从不为人知到跨越山川湖海,被人们广泛关注和喜爱,一位又一位对非遗文化的坚持传承与热爱者发挥了巨大作用。“拾遗”志愿服务队表示有幸邂逅美丽的雕花剪纸,感受非遗魅力,与千千万万个曹小琴这样的传承人一起,共同实现属于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繁荣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