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杨村煤矿中学的同学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支教活动,主题聚焦于“科普—普法”,支教队成员特别选取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这一既贴近生活又易于引发思考的法律知识,为孩子们种下一颗法治的种子。
开课仪式:法律小侦探的启程
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支教队成员化身为“法律小侦探”,以一起虚构但贴近实际的案例开场:“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小明回家途中遇到了不法分子的袭击,他该怎么办呢?”这一问题立刻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讨论热情,课堂瞬间活跃起来。
科普时间:正当防卫的界定
接着,支教队成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正当防卫的概念,从防卫意图,防卫时间,防卫对象,防卫限度四个构成要件入手,帮助同学们更准确的理解这一概念—“正当防卫,就是在自己或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到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采取的必要防卫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支教队成员也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图示,让孩子们明白,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我们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武器”,但使用时必须遵循“必要性”和“适度性”的原则。
思辨环节:防卫过当的边界
随后,课堂话题转向防卫过当。支教队成员引导孩子们思考,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在什么情况下,防卫行为会超出限度?我们应该如何判断并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通过热烈的小组讨论,同学们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逐渐清晰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之间的微妙界限。支教队成员也在耐心倾听同学们的想法后,既赞扬了他们的积极思考,也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促进同学们加深对于防卫过当的正确理解
互动问答:法律智慧的碰撞
课堂上,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从“如果遇到小偷进门偷东西,我可以直接打他吗?”到“如果有人骂我,我能不能打回去?”每一个问题都透露出他们对法律知识的渴望和对自身权益保护的关注。支教队成员耐心解答,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的故事和实例,让法律的光芒照进每个孩子的心田。
结语:法治之树,根深叶茂
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本次支教课堂圆满结束。但法律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他们将带着对法治的敬畏与理解,继续探索成长之路。我们相信,通过科普—普法的持续努力,能够让更多支教地的孩子接触到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让法治之树在中华大地上根深叶茂,开花结果。
在这个小小的教室里,一场关于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探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我们希望并相信,法治之光会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