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儒家文化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公制礼作乐,通过礼乐教化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社会秩序和谐稳定;汉文帝推行了一系列德政措施,使得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唐太宗选拔贤能,虚怀纳谏,创造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使得唐朝国力强盛,社会繁荣。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儒德对于社会治理意义重大。基于此,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儒德致学实践队的一员于7月15日至7月21日于山东省济宁市、东营市展开了社会实践调研,在其中领略儒家治理风采,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五千年文化历久弥新,我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走进著名的孔府。“金声玉振”四个大字深深地震撼了我,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其思想深刻、学识渊博,将仁义实践于自身,为后世开创了德治的先路。孔子的德治思想广为传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儒德对于社会治理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今天,我们应当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景仰,重新思考儒家道德文化与伦理观念对当今时代与社会的重要借鉴意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不应当仅仅把这一传统的精髓放在书本上、锁在示柜里、说在口头中,更应当把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今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相结合,真正地把它运用到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实践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为孔府门“金声玉振”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薄良宇 供图
在参观孔府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对游客以及工作人员的访谈,了解到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现代社会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意义。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这些道德规范对现代社会的伦理建设仍有指导作用。在个人修养、家庭关系、社会交往等方面,儒家伦理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协调。儒家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塑造人性的重要手段。现代教育中倡导的全民教育、终身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理念,与儒家教育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思想中的“治国平天下”理念,鼓励个人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事务。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体现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继续弘扬儒家优秀文化,让它继续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光发热。
图为志愿者采访当地工作人员 薄良宇供图
落其实者思其树,引其流者怀其源,”在东营市,我又随机采访了社区人员,想从人民群众中得知儒德在社会治理中的实现程度以及普通百姓对于儒家文化的知晓度、对儒德治理的渴求度。当今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阶层固化,导致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同时教育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加剧了社会不公,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养老保障体系面临压力。人口结构失衡,一些地区出现劳动力短缺。而要应对这些问题,儒家文化似乎给出了满意的答案。儒家提倡仁政,即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对待民众,关注民生,实行仁爱的政治。政策制定应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减轻民众负担,促进社会公平。同时其强调教化作用,通过教育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通过这些,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人民生活将更加幸福。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街头群众对儒德的认识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杨科智 供图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我们仍要学习它、了解它、运用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儒德同现代社会治理相结合、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从儒德中汲取营养,从如火如茶的当代文化建设中学思践悟,但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与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做出有益于社会的学术成果。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刻了解了儒德的现代风采,从此将致力于弘扬儒德、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