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澄泥古印,传承千年神韵
图为澄泥印产品 董浩芮 摄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学习澄泥印产品 董浩芮 摄
图为泥路生花实践队合照 董浩芮 摄
(通讯员:马蕾)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传承传播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教科书”“活化石”。2024年暑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泥路生花实践队为深入学习与传承澄泥印这一千年古老艺术,通过实地体验和学习,探索这项艺术在当代的意义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社会实践的开始,并不只是踏入老街长巷,更是通过多种方式向公众展示澄泥印的独特魅力。活动的策划并非一蹴而就,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参与者和关注者,同时吸引了许多对文化艺术感兴趣的人士参与。在前期动员中,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社区活动等渠道,分享了关于澄泥印的历史渊源和其在当地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这种宣传不仅提升了活动的知名度,也让更多人了解到澄泥印的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可能性。
实践开始,实践队员们聚集在老街长巷,面对那些记录着历史的老房子,不禁沉浸在岁月的痕迹中。在老街长巷的非遗文化街,他们深入了解澄泥印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雕刻工具到现代技艺的进步。张金霞作为澄泥印的传承者,生动地向大家展示了澄泥印的独特之处,并分享了她对于这门艺术的热爱和坚持。学习澄泥印的雕刻技艺是整个实践活动的高潮所在。实践队员们手持雕刻刀具,仔细感受着木板上每一个刀痕留下的历史印记。学习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如何捕捉每一个细节,以及如何用心雕刻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在张金霞的耐心指导下,我们逐渐掌握了雕刻的技术要领,也领悟到了这门艺术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的实践团队致力于将传统澄泥印的工艺与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通过学习传统的印章制作技艺,我们不仅了解了每一个步骤背后的文化含义,还尝试将这些古老的技法运用到当代艺术创作中去。例如,在传统的印章制作过程中,我们尝试使用现代的图案设计和创意构思,使得印章不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成为当代艺术作品的一部分。传承澄泥印不仅仅是简单地模仿传统,更是通过个人创意和现代审美进行了艺术的个性化发展。他们尝试结合当代元素和个人风格,创作出独具匠心的澄泥印作品,为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
实践的最后阶段,是每位参与者在澄泥印体验中的个人感悟和反思。我们不仅仅是简单地学习一项手艺,更是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自己作为传承者的责任。我们意识到,澄泥印不仅是一种工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文化认同的象征。每一次的雕刻,都是对过去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承诺。
泥路生花实践队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澄泥印艺术的深度探索,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通过每一个雕刻刀痕,每一次心灵碰撞,他们承载着对过去的敬意,也展望着未来的希望。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连接,将继续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到非遗保护与创新的伟大事业中。(审核:董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