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吕剧文化,弘扬非遗之美
为继承与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的了解,7月2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乐道拾遗”社会实践团队队员前往东营市吕剧博物馆参观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实践队员不仅了解了吕剧的发展过程、剧院的建立过程,还欣赏了吕剧的经典乐器,观看了早期戏剧模型。在理论课堂和实际观赏的结合下实践队员更加了解了吕剧,在寓教于乐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与学习,助力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多,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影响甚大,加上理解的偏差,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戏曲行业。如今,随着国潮热的影响,年轻人愈加关注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一辈人手里散发出新的光彩照人。
习发展过程,悟传承之路
吕剧别称鲁剧、化妆扬琴、侣戏、驴戏,起源于山东东北部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其音乐属于板腔体,兼唱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主弦)、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 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其代表作有《姊妹易嫁》《逼婚记》《李二嫂改嫁》等著名剧目,代表人物有郎咸芬、林建华、李岱江等著名艺术家。吕剧最初产生于山东东营,光绪年间山东琴书传入广饶一代。当时由于洪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逃荒的百姓便以演唱民间小曲为生进行乞讨,随着琴书的传入,这一形式更加丰富。最初的吕剧班子走街串巷并没有固定的表演场所,影响甚小。民国时期,在1917年,由广饶县的化妆扬琴艺人张凤辉等人组成的班社首先进入济南市演出。在此之后,又有不少戏班也进入了济南城进行表演。一些戏班还经常到山东的烟台、青岛等地演出,之后便不断跳出山东,去往东北的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城市演出,使该戏的影响不断扩大。自此吕剧作为山东的地方戏曲逐渐成熟。抗战爆发后吕剧的发展困难重重,戏班越来越少;抗战胜利后,演出状况反而更加萧条。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期,吕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没有正式的名字,在当时山东省文化厅的副厅长提议下,“吕剧”才作为正式名称指代这一山东民间戏曲。解放初期,人们的生活慢慢变好,吕剧在此时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吕剧语言朴实、唱腔优美、容易学习,深受百姓喜爱。吕剧在乡村得到了巨大的欢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其发展的辉煌时期,与安徽的黄梅戏同台进京演出。(图为东营市吕剧博物馆)
品吕剧文化,赏吕剧之美
在山东东营,吕剧不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一种贴近生活、扎根生活的艺术,它自从诞生之初,就用淳朴的语言、优美的唱腔、贴合现实的情节捕获了人民群众的心。
来到吕剧展厅,实践队员可以看到高高挂起的戏服、古朴精致的乐器,同时为响应“送戏下乡”的政策,东营市吕剧博物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室外搭建了剧场舞台,努力把优秀的戏曲资源带到百姓身边,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吕剧剧团也做了相应的创新,唱腔上采用丰富腔调的韵律,增加唱段的感染力,增强戏剧冲突;伴奏上将传统乐器与大提琴、贝斯等西洋乐器融合,增加现代魅力。剧场也合理利用色彩灯、烟雾器等营造环境,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沉浸于吕剧文化。
(图为吕剧演员表演所用乐器)
守文化本真,赴传承之路
参观完毕后,实践队员与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沟通,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吕剧发展现状,更好推动吕剧的创新性发展。交流得知,当下吕剧发展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吕剧的受众群体老龄化现象,青年群体不了解吕剧,甚至也没有观看过吕剧;二是吕剧处于革新的十字路口,既要保留老一辈观众对传统吕剧形式的喜好,又要迎合年轻人的现代口味。吕剧的改革和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不可急于求成。
通过此次活动,实践团队员们收获颇丰,非遗文化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瑰宝,其增强了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队员们也时时被古时先贤们的智慧感到惊叹,非遗文化不仅是古时的印记也是现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青少年应该尽力去保护非遗,传承非遗,在大力宣传非遗文化中让幼年的心里烙下文化传承的印记,让孩子的心灵土壤根治于中华文明的文化土壤之中。(图为近年来吕剧的精彩剧目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