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抓娃娃,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会抓什么。”
《抓娃娃》这部电影的标题运用了很巧妙的双关,让人误以为在说明人和娃娃机的关系,实际上讲述的是家长对于孩子的管教就像抓娃娃一样,不到抓夹松开的那一刻,永远也不会知道结局是什么。这部电影以喜剧向大家展现开来,但其背后却深藏着悲剧的意蕴,引观众的共鸣和深思,探寻着中式教育背后的悲剧。
《楚门的世界》现一般被用来比喻一个完全控制和操纵的生活环境,其中个人的自由和真实被剥夺,类似一个巨大的舞台,揭示着真实世界的虚假和模糊。
在《抓娃娃》中,故事也像一个“楚门的世界”。主人公马继业从4岁开始就被家长进行了宏大的布局。在破败不堪的小院落里,所有人都是家族中请来的演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把主人公马继业编织进了一张谎言的网。本是大富豪夫妻两人,为了教育小儿子马继业扮演起穷困潦倒的生活,让他从小生活在平穷的环境中锻炼意志力。十几年如一日的窘迫的生活背后隐藏着却是一盘深厚的中式教育的棋局。在长期这样的教育中,马继业也逐渐变得沉默寡言,不再和父母交流想法,眼神也失去了灵动。最终在高考那天迎来了他迟到许久的“叛逆期”。在电影的结尾,一直不被父亲关注的大儿子也登上了喜马拉雅山的山顶,大喊着:“老马,我不需要你瞧得起我了!”;小儿子马继业以705分的高分去了体校而不是“清北”,在跑马拉松快到终点的时候开始捡塑料瓶。这些也足以证明中式教育的恐怖之处。
窥破世界的真相后,马继业走向卷帘门的另一端,那一刻天光大亮。看着孩子们光着膀子那样天真快乐的玩耍,他走到池塘中那个瞬间,水的凉意浸润着他,他完成了自我意识最后一步的激活,终于意识到自己是那样鲜活而真实的存在着,不是继业,是他自己。他开始奔跑,那一刻,世界在他脚下,是那个属于自己的真实的世界。
《抓娃姓》这部电影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教育问题。让我们欢笑,让我们落泪,更让我们思考。孩子成为父母的提线木偶、中式教育现状引人深思。
“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教育的背后被赋予了深厚的“爱”。而真正的爱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尊重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走向正确和喜爱的人生。父母的爱与期望需要一个平衡点,过度的爱可能会让孩子陷于压抑和怀疑中,而过高的期望往往也会成为压垮孩子的一根稻草。真正的爱是让孩子勇敢的去选择、去飞翔,而不是剪断孩子自由的翅膀。让孩子成长在健康温馨的环境中,给予支持和鼓励从而让他们更加勇敢的探索世界。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