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表演是宁夏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活动,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举行,融合了舞蹈、音乐、戏剧和杂技等多种表演形式。秦腔表演雄浑激昂的风格和丰富的表演形式让节日和庆典气氛更加热烈,是社火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
在宁夏隆德的一个小村落里,85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大爷,依然用他那铿锵有力的鼓声,守护着一份对秦腔的执着与热爱。2024年7月10日,厦门大学赋生山海博士生地方经济服务团走进了张树村,与张大爷一家、驻村书记戴立欣和村干部一同探讨秦腔表演的传承。
张大爷一家是颇有名气的秦腔世家,张大爷的父亲擅长三弦,家中的五个兄弟,有四人都是秦腔的忠实爱好者:他擅长边鼓演奏,他的弟弟们分别专精二胡、三弦和秦腔唱腔。村干部谈到过去乡里秦腔表演的学习氛围,热烈且开放。只要有兴趣,愿意学,秦腔演唱和器乐演奏的师傅都会愿意教。张大爷告诉我们,他的边鼓就是从隔壁同源乡的师傅学的,他开始学习边鼓已经是30岁出头,师傅和他关系好,他就天天学,还召集周围人都来学。
尽管过去的日子贫困,但大家对秦腔表演的学习和演出热情依然高涨。尽管白天忙碌,依然不减晚上学习的热情。“之前人都爱学,冬天腊月里面,在一个简陋的棚子里面,晚上去学,雪下很厚,也去学。”村干部回忆道。每年的正月十五社火队演出,从十一月到腊月十二月,是如火如荼的排练时间。一场演出,有些人来导演,有些人打鼓,有些人唱。大家用白纸手抄谱子和歌词,每晚都要背谱和练习。服装和道具是演出必不可少的部分,但价格对于当时的人们并不便宜,出于热爱,村里一起玩秦腔的村民甚至愿意卖鸡卖鸭卖猪来凑钱买。
80年代,张树村社火氛围空前浓厚,社火队那时候有二三十人,村里愿意参与的都会参与。据戴书记介绍,那时候村里秦腔表演还融合了皮影戏,在表演的视觉感受上做出了创新。除了一些古代剧之外,还有抗日的题材,秦腔的表演形式和内容都有创新。可见大家当时精神丰富且热情洋溢。他们的演出不仅得到了全村的支持和欢迎,甚至其他村也会邀请张树村社火队去演出。他们的演出完全免费,热爱得纯粹。
聊到社火和秦腔表演的现状,张大爷告诉我们,过去生活困难,大家对文化热爱。然而,现在的人生活条件好了,却少了那份热爱。尽管还有年轻人愿意学习打边鼓、拉三弦,但演出需要大量时间的学习和排练,很少人能够坚持。过去全村参与的盛况已经不再,更多的是一些剧团过来表演。
戴书记提到,现在村里还没有系统性地宣传社火队,有一些个人练习的视频会传到网络上。村里蕴藏的优秀传统文化值得传承发扬。为此,戴书记正在筹建村里的文化广场,再把村里的文化墙搞好,让老百姓愿意到文化活动中心来。他希望能建一个场所,让张大爷这样的传承人在里面教学。把村里会三弦、会边鼓的都请来,给孩子们教授技艺,讲述过去的故事,对年轻一代进行文化教育。将这些故事整理出来,让村民知道并引以为荣。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地区文化记忆的载体,更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时代在变化,但传统艺术的价值和魅力依旧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要让这些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焕发光彩,需要每一代人的共同努力。正如戴书记所言,让村里的文化遗产成为大家的骄傲,并通过传承教育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秦腔,这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