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泗”梦行——“泗水”流年调研团顺利完成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概况
公益慈善事业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社会力量。为探索社会公益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机制,7月23日至8月11日,商学院“泗水”流年调研团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开展“公益‘泗’梦行”暑期实践活动,通过走访当地公益组织、陪伴留守儿童、下乡走访村民及商户等,了解“231”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和“1443泗水模式”,用镜头、文字和视频,多形式、多角度地记录并总结其先进经验。
团队成员共走访困境儿童家庭10户,陪伴60余位微爱少年14天,发放并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0份,慰问高龄老兵5位,开设宣讲4场,采访本地非遗及农产品企业4次。团队所开展的工作得到了包括泗水县微公益协会、泗水县退役军人事务所、泗水妇联、泗水融媒、济宁共青团在内的各级媒体广泛关注与报道,累计发表推送10余篇,内容广泛而深入,涵盖实践活动动态、风物纪实以及个人感悟等多个主题,生动展现了团队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各项实践与成果。
前期准备
为保障实践顺利,团队与地方政府召开行前会议,敲定住宿、行程与地方需求,明确实践核心任务;队内开展线上实践动员会,定调活动细节与宣传方案;编纂调研手册,涵盖队员信息、实践地简介、安全措施与调研设计;设计团队Logo,搭建多平台宣传体系。
实践风采
植基立柱,走访协会学习先进典例。团队成员从问题视角出发,先后走进泗水县微公益协会和退役军人协会,聚焦其项目建设与未来规划同副会长孙文烁进行座谈交流。座谈会中团队成员积极讨论,提出关于协会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网络化治理体系中的作用的相关建议,从乡村民生的各个方面出发,为泗水县公益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微爱陪伴,灌注真心守护困境童年。儿童是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福祉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与全面实现。团队成员来到泗水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与60余位缺乏母爱的乡村困境儿童同吃同住,深入孩子们的教学与生活中。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急救援等课程,为孩子们传递了丰富的知识;并且通过心灵对话,为她们带来母爱关怀,让孤独的心灵找到归宿。
小屋回访,走进乡村见证一室希望。“温暖小屋”项目是微公益协会为贫困家庭的青春期儿童打造的学习生活空间,我们走进泗水县中册镇各个村落,回访了该项目下的十户家庭,了解小屋的实际使用情况,评估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调研数据为协会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数据。
筑根铸魂,深入一线体悟老兵故事。团队成员深入基层村庄走访了五位年龄均在95岁以上的高龄老兵,代表退役军人协会为老兵们颁发纪念碑刻名证书。我们与老英雄亲切对话,询问当年事迹,聆听长辈对青年的殷殷嘱托。他们舍身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退伍后自愿参加地方建设的大局观念深深感动了团队成员。
理本培元,扎根基层理解乡村振兴。团队成员来到龙湾湖乡村振兴产业园,了解园区内非遗扎染、砭石、虎咬瓜等产业振兴业态,对圣水峪镇实施乡村振兴的主体、结构、目标与方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还来到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参观学习,并与其支队成员共同开展了“守护童年”暑期儿童关爱活动。
实践总结
经过为期近一个月的实践调研,团队成员对泗水县“231”乡村振兴工作体系有了全方位的理解。
团队负责人王明洁表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注重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等方面,民生保障也十分关键,与困境儿童相处的过程使我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民生关怀的重要性,也体会到社会公益组织发挥的关键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乡村振兴中的民生关怀,全面梳理调研成果,深入分析问卷结果,在广袤大地上且行且思,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