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接力非遗,赛跑未来
七月的天色,绚烂的夕阳,盛夏的黄昏之下,是无尽的彷徨。
为了弘扬和发掘非遗传统文化的价值,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促进乡村和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南宁职业技术大学财经学院“文化促团结,非遗谱新篇”暑期实践团队在蒲晓龙老师的指导下,于2024年7月9日到7月19日前往西乡塘区心圩街道新村和心圩江东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
追随时间的脚步,大一的生活一晃而过,我时常感慨到大学生活并非想象的那么无忧无虑,路走的比较匆忙,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扩展自己的卓识,我踏上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这条令人向往道路。
图为实践队成员到达西乡塘区新村的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陆艳珠供图
俗话说,苍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非遗传统文化在各个地方渐渐消失,而恰巧逢时我们实践队主题是“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目的是弘扬和传播非遗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此我们实践队分别开展了壮族天琴文化宣讲与天琴弹奏、象棋与五子棋文化、左江花山岩画文化内涵讲解与仿画体验、非遗漆扇宣讲与制作体验、剪纸文化宣讲与体验等主要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非遗漆扇实践活动是最受当地群众喜爱的活动之一,因为每一把漆扇都是独一无二的。当洁白的扇子缓缓落入带有漆的水中,轻轻挥动,千姿百态的颜色也就印在扇面上,脱水而出的那一刻,是鲜艳、亮丽和绚烂吸引着周围人的眼光。
图为实践队成员教小朋友制作漆扇。通讯员 唐伟棋供图
制作漆扇让我们发现了,无论我们做任何事情,耐心都是无可避免。活动中,我们宣传非遗漆扇的传统文化知识,向人们诠释它在中华的美学神韵,让更多人懂的什么是漆扇。非遗漆扇的实践活动给我们的实践团带来了更多新意,更让我在实践中有更多的动手机会,也让这份美学的奇迹撒播在更多人心中。
早在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花山岩画的展示让全世界为之震惊,也让更多人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它是广西左江流域岩画的典型代表,其文化之深有2000多年历史,文化之广是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每一幅岩画,都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图为实践队成员向小朋友展示花山岩画仿画。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莫小凤供图
接触到非遗花山岩画的那一刻,我们命运与它就已经有了更深刻的联系。在实践中,我们向小朋友宣传岩画和教小朋友画岩画,让小朋友们知道什么是花山岩画。此外,在天琴演奏、棋文化以及剪纸艺术等精彩活动。
图为实践队成员指导小朋友共同绘画花山岩画仿图。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供图
图为实践成员与居民共同演奏天琴。通讯员 唐伟棋供图
图为实践队成员位居民讲解天琴。通讯员 唐伟棋供图
图为实践成员与小区居民下象棋。唐伟棋供图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新村与小朋友下五子棋。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唐伟棋供图
通过这些暑期的实践活动,让我明们白非遗文化之所以说非遗,是因为非遗传统文化是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而今非遗文化面临着消失的风险,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需要每一代人去接力,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薪火相传。
图为小朋友向实践队成员分享剪纸作品。大学生网报通讯员陆艳珠供图
岁月如炬,时光如流。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踏往传播非遗传统文化这条道路,让我们的假期变得不再是悠闲,而是充满激情与欢乐,也让非遗文化进入到更多人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去历练,才会有所成长。我们历经残酷,明天才会更美好。我们放手一搏,命运会带给我们希望。也许有很多人会问我们,为什么要暑期社会实践?那里有盛开的彼岸花等着我们去采摘。
鲜花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七月的回响,也悄然落幕,昂首挺胸,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