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思绪飘向那片“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画卷,我们不禁为古人描绘的田园诗画所动容。古有诗圣杜甫“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田园生活,今有科技之翼在绿野之上翩翩起舞,农业植保无人机正以它独特的方式,续写着新时代的田园牧歌。在低空经济的浪潮中,植保无人机在蓝天与大地之间编织着一幅幅绿色的希望,让古老的农耕文明焕发新生,让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科技的温度与生命的活力。
为更加深入了解植保无人机在农业方面的运用及其优势,南京财经大学“低空经济队”暑期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万顷良田“无人化”农场,开展相关的调研活动。
这里是植保无人机技术应用的前沿阵地,在这里,我们采访了农场的负责人黄先生。通过他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植保无人机在对大面积农田撒药、施肥过程中具有人工或其他机器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负责人说:“在运用植保无人机之前,我们运用的是自走式植保机,也叫‘高地隙植保机’。但是这种机器比起无人机,它会压到地里的一些庄稼,影响产量。而植保无人机则完全避免了这一问题,它能够在不接触作物的情况下,高效、均匀地完成作业,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图为自走式植保机。 通讯员
伏慧 摄
负责人的话语如同田野上的清风,吹拂过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植保无人机不仅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喷洒效率,显著降低了人工成本,更在无形中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特别是在广阔无垠的农田作业时,无人机的优势如同翱翔的雄鹰,展翅高飞,它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喷洒工作,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这一切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仿佛是科技为农业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在与农场负责人的深入交流中,我们更深刻地领悟到,植保无人机的引入不仅是一场技术的革新,更是一场农业思维的革命。它们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为农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农场如同拥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能够实时监测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预警病虫害等问题,为精准农业提供了有力支持,让农业管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这不仅是对土地的尊重,更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让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每一颗种子都能绽放出最灿烂的生命之花。
图为正在作业的植保无人机。
通讯员 伏慧 摄
谈及未来发展趋势,植保无人机与新质生产力的深度融合,仿佛是科技与自然的一场美丽邂逅。一方面,我们憧憬着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不断进步,植保无人机将如同智慧的使者,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它们将不再是简单的作业工具,而是能够深度学习、智能决策的农业助手,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服务,让每一滴汗水都浇灌在科技的土壤上,让每一粒种子都能在智慧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另一方面,植保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如同春风化雨,将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它们不仅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它们推动着农业向着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无人机的助力下,农业不再是粗放式的耕作,而是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的生动实践,让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最科学、最环保的呵护,让农业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描绘出一幅绿色发展的美丽画卷。
这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农业理念的升华,它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未来的农业,将是在科技的引领下,更加注重生态平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让农业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自然与人类的桥梁。
图为育民村稻田。 通讯员
伏慧 摄
通过这次深入实地的调研,我们得以亲身体验,了解更多真实且具体的情况,让理论与实践在田野间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我们发现,植保无人机的出现与运用不仅减轻了农民肩上的重担,更让农业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它们精准喷洒、高效作业,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更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无人机与农民的默契配合下,农业不再是简单的种植收获,而是一场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舞,是人与土地之间最深情的对话。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农业植保无人机与农民共同书写着新时代的农业传奇,让每一颗种子都蕴含着科技的力量,让每一朵花开都见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农业,这古老而永恒的诗篇,在科技的笔触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照亮着未来的方向。
(通讯员 严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