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憧憬,2024年7月16日下午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传媒学院“探史·续梦”服务队组织前往万州区瀼渡镇的瀼渡电厂进行参观调研学习。
(图为服务队成员走进瀼渡电厂 凡鑫摄)
在电站负责人付绍斌的带领下,服务队成员对瀼渡电厂的历史、设备运转情况、重庆及全国水电站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参观学习。在走访的过程中,服务队成员明晰了发电原理是水在高低落差中的势能转变成电能,让大自然中的河水与雨水变成照亮千家万户的灯火。故,水电站的修建地址多为环山水流之地,地理位置都较为偏僻。
而这座隐匿于重庆市万州区瀼渡镇西面约5千米长江支流瀼渡河上的水电站——瀼渡电厂,不仅是三峡地区现存建设年代最早的水电站,更是中国水电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图为瀼渡电厂标志 张海婷摄)
它建设始于民国1940年,当时,随着大量工厂和人口内迁到万州,电力需求激增,而传统的火力发电因缺煤而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力资源成为必然选择,经过严谨地考察后,最终综合考虑地理位置、水力资源的可用性、以及建设成本的控制等综合因素,确定依靠瀼渡河建立水电站,建设仙女洞发电所和鲸鱼口发电所。而水能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天然水流蕴藏的能量相较于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水能具有显著的环保优势。瀼渡电厂不仅见证了中国人民在抗战期间的坚韧与智慧,而且能有效地减少洪涝灾害和旱灾的发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的环境保护效益。
(图为电厂负责人正在向团队成员讲解 张海婷摄)
在陈列馆进行参观学习后,服务队成员在付厂长的带领之下,整齐佩戴安全帽,前往仙女洞厂房。在那里,运行班班长谭贞辉满怀自豪地向成员们展示了那台已默默奉献80载春秋的电动机组,厂房内,古老设备依旧稳健运行,仿佛在低语往昔,而旁侧的新式高科技设备则以其智能之光,实时监控着全厂的每一个细节,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图为电厂负责人正在给服务队成员介绍机器 郭怡婷摄)
谭班长沿着在电厂工作长达42年的父亲的足迹,不仅继承了精湛的技艺,更将工匠精神深深镌刻于心,成为守护电厂发电命脉的坚实力量。谭班长用行动与祖国同行30余年,日夜巡查,从未停歇,精细操作以确保精准发电。她的故事,是薪火代代相传的生动诠释,是与时代同行、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谭班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电力事业的忠诚与热爱。
随着时代的变迁,电厂的工作环境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改善,从最初简陋的条件,连洗头水都携带泥沙到如今温馨舒适的办公环境、便捷的交通接送以及高度信息化的远程监控系统,这一切变化都见证了瀼渡电厂的蓬勃发展。
(图为服务队成员与付厂长和谭班长座谈 郭怡婷摄)
面对服务队成员们求知若渴的眼神,谭班长深情寄语,勉励新青年要铭记并践行三“任”精神:知任以明责,担任以勇为,能任以图强。她鼓励青年人在社会实践中不仅要勇于担当,更要勤于思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这次的调研学习,服务队成员们纷纷将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瀼电精神,把所学所感融入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为新时代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