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对于提升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文化资源是否充分应用于旅游业发展,在这个烈日炎炎的夏日,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齐风鲁韵”发展成就观察团赴诸城小分队于2024年8月17日前往“常山文化博物苑”进行旅游资源的实地考察。
常山原名卧虎山,位于山东省诸城市南湖之滨。一代文豪苏轼曾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职,未解百姓干旱之苦,常到此山祈雨求福,且常祁常应,故更名为常山。据当地人说,苏轼在密州任职时曾多次来到常山打猎,并留下了流传千古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登山,体验“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迈气概。这里的山峰险峻,峡谷深邃,溪水潺潺,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是一处天然氧吧。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受自然的宁静和舒适。
常山文化博物苑位于常山北麓,依附于常山而建,共有上百万件藏品,均是来自嘉庆皇帝的恩师窦氏的捐赠,其中历代佛像二十万尊,是中国最大的民间艺术藏品,更被誉为“东方佛国”。团队成员进入馆内,由台阶拾级而上,远远望去,可以看到宫殿和亭台楼阁,苑内绿树成荫,环境优雅,诵经声悠悠。团队成员观察着随处可见的石刻、碑文、古代建筑等,它们都是常山文化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常山的往事。
在实践之旅中,团队成员通过访问馆内摊贩,了解到旅游旺季是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游客大多都是当地人,在春节期间来此为家人朋友祈福。此外,常山文化博物苑还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唱戏表演、手工制作体验等,让游客在此体验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调研游客身份,成员曲敬欣随机采访了几名游客,简单了解到他们均是本地人。据几位游客谈到,这里的外地游客很少,主要原因是此地知名度较低,且交通不便。
通过本次的实地考察,“齐风鲁韵”发展成就观察团赴诸城小分队对该地的自然风光及文化资源有了初步的了解,期待有更多的游客能够来到这里,感受常山的魅力,体验常山的历史文化,让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