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相关内容,促进淮安运河古村落旅游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7月23日,“淮水漕影,民俗新韵”实践团队于淮安市开展运河民俗文化实践考察活动。实践团队先后考察了淮安漕运博物馆、淮安漕运总督署,并在河下古镇周围展开走访调研。
漕运寻踪 文化探源
“漕运不仅是古代中国粮食运输的重要方式,还促进了南北民俗文化的交流。运河沿线的城市因为漕运而繁荣,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带。”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依次参观了各个展厅。每一个展厅都展示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图片,详细介绍了大运河的开凿、漕运制度的建立、漕运的兴盛与衰落,以及漕运对沿线城市发展的巨大影响。团队成员们仔细聆听,不时向讲解员提问,学习漕运制度在古代淮安的历史背景和具体运作方式。不仅如此,针对漕运与民俗这一特定话题,队员们还一起观看学习了数字沙盘前的多媒体投影,了解了各式各样的漕运礼俗。在参观完博物馆之后,团队成员们共同参观了漕运总督署旧址,队员们仔细观察,记录下历史文化遗存的相应细节,并拍摄了大量照片作为研究资料。
图为团队成员认真聆听讲解。张心 供图
民俗寻迹,传统流芳
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共同参观了淮阴民俗文化博物馆,并被馆内精心布置的布景和珍贵的文物所深深吸引。这些展品真实还原了淮安地区民俗文化的变迁,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瞬间。成员们怀着浓厚的兴趣,细细品味着展出的图片、文字和实物,沉浸在丰富多彩的淮安运河民俗文化中。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淮阴八大碗文化、大运河酒文化和漕船木工文化。这些文化不仅展示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让大家对大运河沿岸的民俗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团队成员对淮阴的历史与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对漕运民俗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随后团队成员参观了淮安运河博物馆,该博物馆下辖清江浦记忆馆、淮安戏曲博物馆、淮安名人馆、运河楹联馆、大运河名人馆等分馆,全面呈现了地方戏曲、地方名人、河道治理的运河往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运河在淮安民俗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淮阴民俗博物馆。郭雨宸 供图
古镇寻韵,民俗焕新
团队成员来到河下古镇,深入了解运河沿线的民俗文化,并拍摄了大量运河沿岸独特生产习俗、节庆活动和特殊仪式的影像资料。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走访了三户原住民家庭,收集与运河有关的口述历史和民间故事,详细记录了传统原住民“缘水而生”的生活方式。根据事先拟定的提纲,团队成员进行了系统性的访谈,了解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习俗、家庭结构以及传统节庆活动的具体细节。
“大部分民俗仪式没什么意义,真正值得保护的应该是其中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仪式或者是忌讳其实是陈腐的,自然会被社会发展所淘汰。”受访者的这一观点引发了团队成员的思考,有助于明确民俗文化保护的重点方向。为了进一步了解淮安区域运河民俗文化的变迁与传承,团队成员还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这些问卷设计精细,涵盖了居民对民俗文化的认识、传承情况以及对当前文化保护措施的评价。通过这些调查问卷,团队成员获取了大量第一手数据,为后续分析当地居民对淮安区域运河民俗记忆及其活态传承的认识与评价提供有效样本。
图为居民家中传统用具。张心 供图
漕起漕落越千年,渐行渐远的漕运已于历史的记忆间沉淀为民族永恒的文化基因。此次调研是“淮水漕影,民俗新韵”团队文化之旅的一部分,未来,团队还计划继续走访淮安运河沿线的其他古镇和遗址,整合漕运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以进一步挖掘运河民俗文化记录,深入研究和传承淮安地区独特的漕运文化以及运河所孕育的民俗和文化基因,从而提出运河民俗文化资源有效开发的建议,加强文化宣传与认同,活化传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