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西华师大学子三下乡:青春献力三下乡,志愿筑梦文化韵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 刘玉梅 阅读:2368 复制标题和网址

中国大学生网报南充8月21日讯(通讯员 刘玉梅)2024年7月24日,在炎炎夏日的热情召唤下,西华师范大学“社区助学,数学筑梦”实践团队踏上了他们为期十天的“三下乡”志愿服务之旅,他们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乡村社区,用青春的热情和汗水,为那里的孩子们带去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知识盛宴。此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助力学业成长”为主题,深入南充市顺庆区伍家垭社区,为那里的小朋友们送去了红色革命故事科普、古诗词鉴赏、文物文化普及以及作业辅导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内容。

红色革命故事,点燃心中信仰

志愿者们身着统一的服装,带着精心准备的课件和道具,走进了社区活动室。今天的第一个环节,随着讲解员小郑温柔而坚定的声音响起,一场关于红色革命故事的科普活动拉开了序幕。她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从井冈山会师到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再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每一个故事都饱含深情,让在场的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伟大精神。孩子们听得入迷,眼中闪烁着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憧憬,红色基因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图为志愿者正在为同学们讲解革命英雄刘胡兰的故事

古诗词鉴赏,品味文化韵味

随后,团队转入了古诗词鉴赏环节。志愿者们通过朗诵、解析、互动问答等形式,带领孩子们走进古典文学的殿堂。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杜甫的“国破山河在”,从王维的“空山不见人”到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在志愿者们的引领下,变得鲜活起来。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诗词的背诵,更深刻理解了诗词背后的意境与情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图为志愿者正在带领同学们赏析王维的《相思》

文物文化普及,触摸历史脉络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志愿者们还准备了文物文化普及环节。通过展示精美的文物图片、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进行简单的文物复刻制作活动,孩子们仿佛置身于博物馆之中,亲手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从青铜器的古朴庄重到瓷器的细腻温润,从书画的笔墨丹青到服饰的斑斓多彩,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激发了孩子们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

图为志愿者正在带领同学们观看《假如国宝会说话》,同时进行赏析国宝

作业辅导,助力学业成长

除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外,志愿者们还利用剩余的时间,为社区内的小学生提供了一对一的作业辅导服务。针对孩子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志愿者们耐心解答,细致讲解,帮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他们还鼓励孩子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为未来的学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一天的时间转瞬即逝,但“社区助学,数学筑梦”实践团队留给社区和孩子们的,却是一份沉甸甸的收获和感动。通过此次“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让大学生们深入了解了社区教育现状,锻炼了自身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区里的孩子们送去了知识的光芒和未来的希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青春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等待着未来的某一天,绽放出更加灿烂的花朵。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志愿服务点与小朋友的合照

相关内容

志愿服务:用爱与传承点亮成长之路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志愿服务犹如一道温暖的光,照亮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传递着爱与关怀。2023年7月26日,我们西华师范大学“社区助学,数学筑梦”实践队走进了南充市顺庆...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举报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