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能源革命不断深入推进,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规模和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能源结构调整和减碳效果逐步显现,进一步促进乡村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探究“农光互补”模式在乡村振兴中的具体落实与实践,寻找开发与保护滩涂地并重的新模式,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农光互补小分队来到了江苏省盐城东台市,深入调研当地产业发展模式,参观集风光渔互补、循环经济、高效养殖、生态科普旅游四大特色为一体的示范区,通过调研访谈接触最新光伏技术与合作模式,为沿海滩涂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举的可行之路。
瞭望千亩发电板 沐浴东台好阳光
8月14号下午,团队成员至东台市沿海经济区中节能东台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企业负责人向团队成员展示了当地“风力+光伏+养殖”的特色发展模式及立体结构,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图为企业负责人介绍产业布局。朱逸 供图
此外,企业负责人还介绍了中节能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在安徽巢湖山区采取“光伏+茶树”发展模式,浙江嘉兴采取“光伏+饲养”,陕西渭南采取“光伏+蔬菜大棚”发展模式等等,始终贯彻了因地制宜原则,也为团队探究光伏产业复合结构提供了更发散的思路。
图为企业员工讲解模型结构。朱思颖 供图
走访社区晓情况 农光互补助振兴
8月15日,农光添彩小队成员来到了东台市新坝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调研,从社区和居民层面出发探讨农光互补项目发展的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对社区工作进行简单了解参观后,团队对社区朱主任进行了访谈。
图为团队成员与社区朱主任访谈。郭慧 供图
朱主任重点介绍了东台发展光伏农业特别是“风光渔”立体式综合农业的优势,详细讲解了光伏发电的两种主要发电方式,并分别介绍了东台市内的几处实例。另外,朱主任还提到,除了中端问题外,光伏农业的发展还要着重注意前端技术、材料的研发,如何深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也是该项目得以推广的关键之一。此外,朱主任特别强调了屋顶光伏的重要性。他指出,目前屋顶光伏已在市政府及社区派出所等地进行了试点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对于后续的广泛普及,还需充分考虑住所的屋顶结构、居民的接受度以及所有权与权益划分等复杂问题。朱主任呼吁,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各部门的紧密合作与统筹协调,只有齐心协力,才能确保光伏农业项目在社区层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实践团成员认真记录社区主任的建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对“光伏+”产业融合发展有了新的思考。
图为团队在新坝社区合影。毛静雯 供图
东台沿海开发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坚持既打基础、利长远,又只争朝夕、紧张快干,统筹发展高效养殖、新能源、盐土农业和观光旅游等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与发展,逐渐走出乡村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此次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团队成员对东台市光伏农业发展状况的理解与认识,更为未来助力光伏农业项目高效合理发展、推动当地乡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讯员 毛静雯)